集 韵 介 绍
深圳市集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底,以创意为核心,茶、瓷为基础载体,通过创意 ,将茶文化和瓷文化联合发展,对外传播中华人文之美,对内以大众喜爱,广泛参与的方式展示中华美学,探索和构建中国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商业模式,在实践基础上,为相关行业和商户提供解决方案,通过跨界资源整合及投资,逐步实现人文,科技及互联网工具的完美融合,打破产业边界,打破组织和国家边界,构筑中国最具价值悦享生活生态经济体。
公司跨越八年,通过创意和不断微创新,完成以[丹贵]为核心的产品体系及新业态内容开发,基于当代消费升级,融合中华传统智慧,沉淀出以和,韵,醇为关键字的理论体系,解决了美学传承问题,为中华茶业复兴乃至中华文化全面复兴增添重要内容引擎。公司构筑巨大成长空间及快速成长的格局。
2008年,集韵创意并倡导【茶与瓷】概念,通过启动世界艺术之旅,国内媒体宣传,原创动漫制作等现代品牌运营手段,展现茶与生活的美学关系,以大众喜爱,便于广泛参与的方式 进行推广,意在改善大众身体素质,改善大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自尊,自爱及对美的追求,从基础层面激发驱动社会大众创新的源泉。
集韵公司的茶与瓷创意及实践活动被录入深圳市改革开放三十年理论与实践论坛,一度成为文化经典。
2009年集韵启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制作技艺合理产业化项目,历经5年,二个阶段,于2013年圆满完成。
“香、清、甘、骨、和、韵、醇”七款茶品精心定义,在有效传承基础上实现产品体系创新和理论创新,从理论上阐述了茶与生活的美学关系,实现茶与生活的美学融合,使之与生活更亲近。
公司在研发产品初期,考虑的只是如何提供有代表性,与众不同的产品,为消费者节约选择成本和决策成本,而在漫长的研发尝试过程中找到了想要坚持的东西,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态度,潜移默化地改变赋于产品的内涵。
就这样,和,韵,醇成为集韵公司的理论核心字,成为集韵公司在新时期对中国茶道的理解和表述,继而上升为集韵公司的文化定位,成为公司从事文化产业活动,发展现代中华美学所需的文化资源和理论基础。
集韵公司从用户体验入手,加强,完善线下线上体验体系,通过跨界资源整合及投资,逐步实现人文,科技及互联网工具的完美融合,打破产业边界,打破组织和国家边界,打造中国最具价值悦享生态经济体,推动茶生活垂直领域品牌成长,服务大众创新。
1、【茶与瓷】创意、创新之路。
2007年,集韵公司联合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母树红袍主要制作者以及景德镇中国“仿古第一人”,于2008年深圳文博会创意推出“茶与瓷”艺术精品——经典皇家系列罐装大红袍,并提出“茶与瓷”文化概念,在国内大力推广的同时,启动“茶与瓷”世界艺术之旅,在联合国及世界高端艺术平台推广公司理念展示艺术精品,并使之常态化,足迹遍及美洲, 欧洲,澳洲,日韩,东南亚……意向世界展示中华美学。公司的创意与实践活动一度成为文化经典,被纳入深圳市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与实践论坛。
2012年,在实践和理解的基础上,投资动漫,以海上丝路为背景,原创《集韵传奇》描述中华茶和瓷的国际交流及古今的传承,为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及新业态的发展定下基调。
【茶与瓷】概念的倡导与推广,成为集韵公司入道及实现差异化定位的方法,解决品牌成长的角度问题及文化品牌高度问题,以求最终实现关联品牌做强做大,实现服务垂直领域品牌成长的愿景。
[茶与瓷],展示了茶与生活的美学,提倡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是一种重要生产力。通过品牌化的运营,更大范围地改善大众的身体素质,改善大众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民众民族自尊心,爱心及对美的追求。从而在基础层面提供驱动大众创新的源泉。
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集韵文化公司启动并实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制作技艺合理产业化项目。“香、清、甘、骨、和、韵、醇”七款茶品精心定义,在有效传承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和产品延伸,实现茶与生活的美学转化,使之与生活更亲近。
集韵公司在推广“茶与瓷”概念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对茶产业及品牌发展的调研也悄然展开。2009年,公司组建团队,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制作技艺合理产业化项目,用四年时间构建初级茶品体系。拥有丹贵,鑫贵,玉贵,瑰百合,延府等直主品牌,为打造中国特色品牌及国际品牌布下足够格局。
初期公司未大规模投入广告,而是进入漫长的迭代优化周期,返复推敲和细节上改良,又用三年时间确定出售的七款茶品,精心定义,以【丹贵】为名,以韵为本,,使每款茶品风格各异,口味稳定,力求在同类中成为最棒的或最合适的产品。
如果说香、清、甘、骨承传了武夷大红袍精华,和、韵、醇则理论上阐述了茶与生活的美学关系,同时又可延伸至其它茶品类,体现品牌的文化性,功能性,宽容性,众化性及国际性。
3、 [和],[韵],[醇],集韵公司文化定位的形成,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公司在研发产品初期,考虑的只是如何提供有代表性,与众不同的产品,为消费者节约选择成本和决策成本,而在漫长的研发尝试过程中找到了想要坚持的东西,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态度,潜移默化地改变赋于产品的内涵。
就这样,和,韵,醇成为集韵公司的理论核心字,成为集韵公司在新时期对中国茶道的理解和表述,继而上升为集韵公司的文化定位,对在新时期如何对外交流,为社会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个人应有怎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获得公司文化产业活动,发展现代中华美学所需的文化资源.
4、集韵公司目前正着手线上线下体验平台建设,通过跨界资源整合及投资,完善产业链逐步实现人文,科技与互联网的完美融合,打破产业边界,打破组织和国家边界,组成生态经济体,服务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集韵之“茶文化观”
其一、茶与儒,道通于“和”。
儒家将中正引入茶道,通过分享,沟通思想,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的友情,通过饮茶自省,清醒地认识自己,也清醒地看待别人,儒家崇尚中正,亦被看成是我国人民的智慧。中国乃“礼仪之邦”。礼之用,和为贵,它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平衡、以及友好精神的认识与追求。
其二、茶与释,茶与道,道通于“醇”。
是生活的提炼,知性的沉淀,简约,闲适,觉悟,是东方智慧的优雅表达。
其三、茶与中华美学,道通于“韵”。
茶道是一种意境,不拘于形式, 在乎于素养。在事茶者专注,动静之际,在茶与瓷行为互动之中,自然流露出一种和谐,能拨动心弦乃至触及灵魂的一种气韵。
韵之中国,入诗成章,入画成景,入心成境,入境生韵。
“和,韵,醇”,是在实践中悟出中国茶道的表达,”茶与瓷”是有助于悟道的一种有效方法,一种途径,是一种美学,是一种生产力。
以茶为核,以瓷为宾,便有一方茶席。独品时,回归内心的宁静,疏淡;欢聚时,有曲水流觞,有“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茶花)攒集,有声,有色,有味,有香,有韵,有神,构成东方文化与茶的国粹交融,亦跨越国界,广交天下,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
集韵标识释义
集韵公司LOGO源自古瓷器上经典图形,绿色叶形图直喻为茶叶,亦可理解为凤尾枝,暗喻为飞翔。红色如意形图可直视为盛物的罐器,亦可理解为载满心意的心型,暗喻美好的祝愿。
绿叶配如意形罐器可直观理解为茶与瓷的结合,凤尾枝配心形图理解为将美好的祝愿传递给世间。而瓷器上如意及绿叶状经典图形亦是几百年来中西文化互为融合的产物,因此这份礼物既是中华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整体标志造型构思巧妙,既有西方文化韵味,又有赠人吉祥好运的中华文化内涵,体现着集韵做为文化传播公司,为打造世界级精品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集韵品牌历程
2007年
深圳市集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底,以探索和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商业模式为使命,公司跨越八年,专注于中国茶文化的推广及产业发展商业模式的顶端设计及实践,推动茶生活垂直领域品牌成长。
2008年
深圳文博会创意推出“茶与瓷”艺术精品——经典皇家系列罐装大红袍,并提出“茶与瓷”文化概念,在国内大力推广的同时,启动“茶与瓷”世界艺术之旅,在联合国及世界高端艺术平台推广公司理念展示艺术精品,并使之常态化,足迹遍及美洲,欧洲,澳洲,日韩,东南亚…… 意向世界展示中华美学。公司的创意与实践活动一度成为文化经典,被纳入深圳市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与实践论坛。
2009年
公司未大规模投入广告,而是进入漫长的迭代优化周期,返复推敲和细节上改良,又用三年时间确定出售的七款茶品,精心定义,以【丹贵】为名,以韵为本,,使每款茶品风格各异,口味稳定,力求在同类中成为最棒的或最合适的产品。“丹贵”大红袍被作为“联合国第64届和谐庆典”及“美中投资与合作论坛”主要赠品。
2010年
“丹贵”产品在上海世博会获乌龙茶类“大红袍”唯一金奖。同年公司的实践被列入深圳市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理论与实践论坛年鉴。
2011年
深圳市财经频道《品牌创富》栏目专访公司,高度评价了公司在传承中国文化,承担社会责任,创新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同年深圳特区报、香港商报分别深度报道了集韵的文化之举。
2012年
在实践和理解的基础上,投资动漫,以海上丝路为背景,原创《集韵传奇》描述中华茶和瓷的国际交流及古今的传承, 为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及新业态的发展定下基调。集韵公司荣获2011年度广东省最具文化价值品牌。2012年3月13日,于北京两会期间,中国新闻报以【集韵茶瓷,品味中国】为题,报道了集韵公司的文化成就.
2013年
公司在研发产品初期,考虑的只是如何提供有代表性,与众不同的产品,为消费者节约选择成本和决策成本,而在漫长的研发尝试过程中找到了想要坚持的东西,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态度,潜移默化地改变赋于产品的内涵。就这样,和,韵,醇成为集韵公司的理论核心字,成为集韵公司在新时期对中国茶道的理解和表述,继而上升为集韵公司的文化定位,对在新时期如何对外交流,为社会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个人应有怎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而获得公司文化产业活动,发展现代中华美学所需的文化资源. 标志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制作技艺合理产业化研发转化工作圆满结束,同时公司“集韵”及“丹贵”品牌全面升级。
2014年
公司董事长“作为优秀企业代表随国家领导人出席中巴文化交流活动. 出席北京APEC会议,集韵品牌故事经中国对外贸易杂志时尚新品栏目向全世界发表.
2015年
5月14-18日,我公司参加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系统展示了公司多年来在茶生活领域的创新实践与理论成果.公司完成"茶与瓷"的动漫产品制作,完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制作技艺合理产业化转化,提出以"和,韵,醇"为核心的文化定位.公司在文博会期间经中国贸易服务协会专家委员会评审,获得"2014文化新业态最具成长型企业".公司董事长“作为优秀企业代表出席于苏州召开的 “中东欧合作论坛”, 并作为文化界代表应邀参加2015于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国庆晚宴。
2016年
丹贵品牌茶被指定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年会唯一指定用茶,服务国家外事工作者。公司董事长郑延先生应邀出席年会。集韵丹贵系列和鑫贵生活茶系列荣幸入选首届深圳礼物。标志着集韵品牌,丹贵,鑫贵品牌走向成熟。公司公司董事长经过中国生产力学会创新推进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评审,获得"2015年中国优秀创新企业家"称号.并于3月25日,就《“十三五”创新驱动的战略重点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研究》课题对深圳集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肯定了集韵公司在以往创意文化实践活动及理论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
公司资质及荣誉